100 年 6 月 電 子 報

 
 

研習訊息

藝文訊息

教學資源

1、99學年度第二學期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北區研習<實施計畫>

2、寶島歌樂留聲跡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樂講.樂好聽系列講座音樂會

 (1)台灣流行歌謠發展史回顧(1910-1960)

 (2)國家圖書館樂講系列-發現平面媒體中的音樂歷史─日治時期報紙《臺灣日日新報》音樂演藝史料

  (3)樂好聽系列-北管絲竹(譜)演奏及北管幼曲演唱

 (4)樂好聽系列-客家八音演奏、客家山歌演唱

3、表演訊息

4、音樂科教學演示之活動設計-世界音樂概論

5、參考書籍

 (1)臺灣爵士光譜

 (2)聆聽自己, 懂得別人: 35堂讓生活更美好的聲音魔法課

 (3)教育應該不一樣

 
 

研習訊息

1、99學年度第二學期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北區研習<實施計畫>

     <交通資訊:請上中壢高中網站-->點選學校簡介-->交通位置>

     辦理時間:100年6月28日(星期二)8:45~17:00

     辦理地點:國立中壢高級中學行政大樓三樓會議室

                    (桃園縣中壢市三光路115號,03-4932181)

                    中壢高中:http://www.clhs.ty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0/

2、寶島歌樂留聲跡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樂講.樂好聽系列講座音樂會

 (1)國家圖書館樂講系列-台灣流行歌謠發展史回顧(1910-1960)

     主講:顏綠芬教授

     時間:2011619日(日)下午2.00

     地點: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B1簡報室

     相關網站:http://tmc.ncft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2&article_id=337

      台語創作歌謠(俗稱流行歌),發軔於1920年代,最早有蔡培火的〈台灣自治歌〉及〈咱台灣〉,描寫台灣的美,並激發人民愛台灣的心,具抗日意識,屬社會運動歌曲;真正的流行歌則在1930年代發行。台語流行歌的緣起,和1910年代的留聲機進口,以及西洋古典音樂、日本歌唱片輸入有密切關係。

      本講座先回顧二十世紀初台灣音樂文化概況,像1920年代的民歌戲曲唱片之錄製流行,有山歌、北管、歌仔戲等;接著描述1932年 上海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演出,同名宣傳歌曲的風行,促成了唱片大賣,開啟了唱片公司發行台語流行歌的先機,30年代是台語流行歌的第一次榮景。然後將敘述皇民化時期的被壓抑情形,以及戰後初期短暫榮景再現、以及之後日本曲翻唱的情形。講座現場將播放珍貴的30年代唱片復刻錄音(例如〈望春風〉、〈雨夜花〉),重現當年歌星影像;另外,也將欣賞老歌重編,成為各種現代曲的面貌(例如〈望你早歸〉、(孤女的願望)等)等。顏綠芬教授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活潑幽默的講解,引導聽眾一起分享一場台灣音樂文化之旅。

<回上層>

 (2)國家圖書館樂講系列-發現平面媒體中的音樂歷史─日治時期報紙《臺灣日日新報》音樂演藝史料

     主講:陳峙維教授

     時間:20116月26日(日)下午2.00

     地點: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B1簡報室

 (3)樂好聽系列-北管絲竹(譜)演奏及北管幼曲演唱

     漢陽北管劇團

     時間:20116月18日(六)下午2.00~2:30

     地點: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展覽廳

 (4)樂好聽系列-客家八音演奏、客家山歌演唱

     林炳煥客家撮把戲

     時間:20116月25日(六)下午2.00~2:30

     地點:國家圖書館(台北市中山南路)展覽廳

<回上層>

 
 

藝文訊息

3、表演訊息

 (1)當代傳奇劇場2011青春搖滾戲曲《水滸108II─忠義堂》108HEROS-Tales from Water Margin

 (2)2011 TICF—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開幕:拉爾森《太陽神阿波羅傳奇》Opening ConcertLARS-ERIK LARSSON: A god disguised

 (3) 澳洲TAIKOZ-元氣100 澳之太鼓AUSTRALIA TAIKOZ

 (4) 【蒙特婁的莫札特】電影   The Child Prodigy

<回上層>

 
 

教學資源

4、音樂科教學演示之活動設計-世界音樂概論

    日前應新北市永平高中之邀,到他們學校擔任教師專業智能研習營教學觀摩指導老師,永平高中老師在事前商量課程內容時反應世界音樂的資料對許多老師來說不太好搜集,但在新課綱或各版本課文中卻又占了某些固定的篇幅,他很希望在教學觀摩時我能以世界音樂介紹為主,而我在念研究所時主修的是音樂學,對世界音樂還算有研究興趣,平常教學中也常與學生們分享世界音樂的點點滴滴,所以就答應了以這個主題來設計課程。

 在設計課程時考慮到教學演示班級的學生只能上五十分鐘的課程,而學生對世界音樂又毫無基礎概念,這樣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把世界各地音樂的特色一一解釋清楚,所以,我歸納了以下幾個重點作為教學觀摩的主軸:

1.世界音樂廣義與狹義的定位

2.各民族音階差別的比較

3. 歐、亞、美、非各洲代表性或樂器特色的介紹

    其中,在歐洲音樂區我介紹了Flamenco亞洲音樂區則介紹了西塔琴(sitar)和能劇(noh),美洲音樂區介紹探戈tango)、非洲音樂區介紹說話鼓(talking drum),整體來說,當天的教學效果還算不錯,所以在這裡想把特別為這次教學觀摩所設計的教案提供給各位老師們做為參考,希望大家的教學生涯都能快樂如意!<教案下載>

<回上層>

5、參考書籍

  (1)臺灣爵士光譜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97072031670

封  面

出版資訊

作者:張翔一

出版社: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5月16日

內容簡介

從「鼓霸樂隊」到「變形蟲樂團」;從「國賓飯店」到「河岸留言」,爵士樂在台灣的歷史,其實已有半個世紀。只是「台灣爵士」的能見度,始終不及流行樂、搖滾樂、民謠、古典樂等。作者身為爵士樂痴,心有不甘。於是帶著一本筆記,兩位好友義務幫忙,輪流背著三機四鏡,就這樣費時半年走訪各地,讓鼓王黃瑞豐、藍調蔡爸、愛樂DJ沈鴻元、蘇重、小威老師、邱建二、高培華、啟彬凱雅……等數十位樂手樂評現身說法,暢談台灣爵士的歷史與現況、困境與希望。本書同時深入美軍俱樂部、專業唱片行、老樂迷聚會、大樂團練習、校園音樂祭甚至網路口水戰,勾勒出五十年來,台灣爵士音樂發展的獨特面貌。這是第一本從本土出發的爵士樂書籍。二十餘篇精采訪問外並收錄台灣爵士大事紀,本土爵士表演場地、討論網站、概論書籍總整理。看完本書後,你也可以大聲說:「誰說台灣沒有爵士樂?」最台灣的爵士樂書籍,告訴你爵士在台灣的歷史、群象、展望!

摘自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97072031670

 

 

 

 

 

 

 

 

 

 

 

 

 

 

 

 

 

 

 <回上層>

 (2)聆聽自己, 懂得別人: 35堂讓生活更美好的聲音魔法課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3212013576

封  面

出版資訊

作者:李明蒨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3月9日

內容簡介

用心聽、開放地聽、接納地聽,豐富的聲音自然能傳入你耳朵,進到你心裡。聲音,不能只聽表面,更要聽懂聲音背後的深層意涵。

聆聽他人之外,聆聽自己也是相當重要的人生課題。人生最大難題是對自己認識不清,無法掌握自己,消極地隨宿命擺布,一生過得莫名奇妙,徒留一聲空嘆。聆聽自己的心跳及心聲,會讓你更懂得如何愛自己。聆聽能力沒有速成祕方,需要耐心與時間,持之以恆地培養,累積得來最是珍貴,是自己真正的資產,無人能取。

本書沒有特別艱難的理論程序,除了音樂上的專業建議,更著重於個人的聆聽與記錄。透過記錄清楚掌握自己的改變,一天一點,一點一滴地累積聆聽能力。全書共分為五大篇:(學會聆聽讓生活更美好)、﹝善用聆聽讓身心都健康﹞、(懂得聆聽讓關係更美好)、(活用聆聽讓事業更順利)、(聆聽音樂世界變得不一樣)。

當生活上養成聆聽習慣,進入音樂世界收穫將更豐富,你的人生也將超乎想像地美滿!

摘自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3212013576

 

 

 

 

 

 

 

 

 

 

 

 

 

 

 

 

 

 

 

 

 

<回上層>

  (3) 教育應該不一樣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2732025417

封  面

出版資訊

作者:嚴長壽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4月28日

內容簡介

他因為「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寫下這本書……他因為「一種油煎火燎的急迫感」,站出來率先發難……嚴長壽最沈痛的建言 點出我們不願面對的台灣教育真相

一步之遙,一念之轉,就可以讓台灣完全不同,而我們居然讓它變得那麼遙遠,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放大聲量,喚起關心,這是我能為青年人做的最後一件事。--嚴長壽

決定未來的力量,在教育。但台灣單一化、升學主義的教育體制卻是用過時的方法,培養準備進入未來的人材。體制的不公、政策的短視、施教者的無心、家長的盲目、到青年的沈默。都是教育共錯結構的共同製造者。

眼看台灣的教育氣球正在錯誤的膨脹,專家不願意去戳破、政府官員不敢抬頭面對,嚴長壽定位自己是一個社會觀察者,一個關心青年未來的社會老師,用沉重的心情,寫下對台灣教育最深刻的分析與建言。

本書透徹分析台灣目前的教育環境,包括快被摧毀的職教體系、急功近利的家長心態、媒體的可議之處、老師的教育心態及學歷通膨時代,嚴長壽認為教改人士為了滿足家長期待而走錯方向;政策為了討好選民,做了錯誤的轉向。他建議年輕人如何從尋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最後並提出對台灣文化新未來的想法及建言。

摘自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2732025417

 

 

 

 

 

 

 

 

 

 

 

 

 

 

 

 

 

 

 

 

 

 

 

<回上層>